装修室内绿化造景设计,装修室内绿化造景设计图

中国四大园林及造景分析?

作为世界上最早兴建园林的国家之一,中国在世界上一直享誉着“园林之母”的美称,中国古典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同时岭南园林、巴蜀园林、北方园林也是各有特色.

1、颐和园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全园以西山群峰为背景,建筑群与山湖形势融为一体,景色变幻无穷。颐和园分3个区域,分别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旅游区。

2、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山庄分为宫殿区、湖区,山区、平原区四大区域,其中宫殿区和湖区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

3、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存在的最大、最著名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400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萦绕着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园区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东部开阔疏朗,西部建筑精美,而中部以水池为中心,保持着明代园林朴素自然的风格,是全园精华所在。

4、留园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当时称“东园”。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1997年12月,留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装修室内绿化造景设计,装修室内绿化造景设计图

西湖园林造景手法?

杭州西湖湖面辽阔,但三面近山怀抱,一面是城市屏障,地貌景观以湖面为中心呈现出一定的内聚性和较强的封闭性,景色很难超出自身景域之外,而颐和园的前山前湖景区则不然万寿山屏列于北,前湖陈列于南,成北实南虚之势。

湖以东是一望无际的田畴平原,湖以西则水泊连绵直抵玉泉山麓,衬托着更远处的西山群峰。南面和东面的虚景一直向东,往南延伸而消逝天际。景观的开阔度很大,外向性亦很强,,为园外借景创设了极优越的条件。

园林造景中造景方法有哪些?

  园林造景中应该注重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的协调,在景观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园林造景、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方法:

  一、抑景。抑景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添景是指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等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七、借景。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