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保温装修设计规范_室内保温装修设计规范最新版

住宅保温最新规范?

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3)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2 、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6.7.6(强制性条文)除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 、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以上就是关于外墙保温材料防火要求最新规范要求。一次又一次的事故给行业敲响警钟,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设计施工一定要遵守国家标准,选择符合防火等级要求的材料。

保温设计规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

第二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第三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暂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墙体

第四条 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 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 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条 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第七条 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

内墙保温板施工要求?

1、做好工序的穿插,确保保温板正常施工​

阴角处排水立管待保温施工完成后再安装。

2、严格控制粘结面积不小于EPS板面积的40%

3、保温施工预留位置要准确且规则,便于事后修补。

4、阴阳角处交错拼合严密、美观

5、安装线盒、穿墙套管准确

6、阴阳角网格布加强

室内保温装修设计规范_室内保温装修设计规范最新版

7、安全文明施工

材料堆码整齐

废旧口袋收集集中堆放

废旧材料及时收集、送出施工现场

室内热水管保温规范?

室内热水管道保温规范要求管道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温度2℃,保温材料厚度应根据管道管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和室外温度等因素确定。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乙烯泡沫、聚苯乙烯泡沫和玻璃棉等,其厚度一般为10-50mm。保温层应紧密包裹管道,并在管道连接处加厚,防止热量散失。保温层外侧应加装防潮层和外护层,以保护保温层免受潮湿和机械损伤。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